米乐m6官网下载:湖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浅析
发布时间:2024-05-20 11:12:25

  研究表明,当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除了基本生活保障外,人们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更舒适、更高质量的生活追求上,积极寻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给健康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目前在全球,健康产业已被认为是继信息产业后下一个产值超万亿美元的产业。其辐射面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大,具有拉动内需增长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是复合型的“朝阳产业”。湖南应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期,加快推进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健康产品种植、生产,以及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使之引领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综合分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及相关统计资料,就湖南健康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简要分析。

  1、健康产业的概念。健康产业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涉及种植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包括医疗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健康产业又称为HT(Health Technology)业,最初指医药保健行业。近年来,随着HT业迅速崛起,健康产业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财富第五波》中认为健康产业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展示健康产业即将到来的财富浪潮。而目前在国际上,尚没有关于健康产业明确的定义与界定。一般认为,HT业的一端是涵盖目前最热门的生物技术高科技行业,如生物医药、生物材料、基因疗法等等,它具备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高利润的产业;HT业的另一端是行业的应用端,即保健服务业,如按摩、美容、减肥、健身等,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是健康产业高技术服务民生的终端。

  2、湖南健康产业统计分类初探。健康产业涉及国民经济各个产业,其产品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所覆盖的范围极其广泛。在借鉴有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统计工作实际,初步界定了湖南健康产业统计分类。即湖南健康产业统计由第一产业中的中药材种植、第二产业中的健康产品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健康服务业三大部分组成,主要涵盖《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79个小类行业。具体行业分类详见附件1。

  湖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分迅速,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但也存在户均规模较小、高技术人才匮乏、地域分布不平衡等问题。

  1、发展势头向好,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高。据测算,湖南健康产业2015年实现增加值1240.41亿元,较上年增长14.0%,比全省GDP增速高5.4个百分点,占全省GDP比重达到4.3%。2014年和2013年,湖南健康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075.73亿元和928.46亿元,占当年全省GDP的比重分别为4.0%和3.8%,占比呈逐年提高的态势。(详见表1)

  2、“三上”单位支撑有力,产业户均规模有待提升。2013年,湖南健康产业“三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资质以内的建筑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法人单位共有1002家,占全省健康产业的比重仅为2.3%;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360.46亿元,占全省健康产业的81.2%。(详见表2)虽然“三上”单位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全产业户均规模却显著低于同时期全省平均水平。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末,湖南健康产业法人单位达43402家,从业人员101.63万人,资产总计1444.88亿元。据测算,湖南健康产业当年法人单位户均从业人员为23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少11人;户均资产总计为332.92万元,比全省平均水平少2144.97万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3.4%。(详见表3)

  3、产业链条基本完备,健康服务业占比逾六成。2015年,湖南健康产业法人单位从属于79个国民经济行业小类,覆盖了我省初步设立的健康产业分类中所有行业,产业链已经基本完备。从三次产业的构成来看,湖南一、二、三产业中的健康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健康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0.4%、23.9%和65.7%。产业内部结构呈依次递增的锥形分布,服务业占比超过六成,居主导地位。(详见表4)

  4、医疗卫生服务担当“龙头老大”,健康理念有待提升。产业组织形式和主体比较单一,医疗卫生服务2015年实现增加值389.79亿元,占当年全省健康产业增加值总量的42.0%,医院几乎成为提供健康服务的唯一主角,“重医疗,轻保健”的理念略显陈旧。在医院“一业独大”的供给结构下,巨大的供需缺口已经显现。比如,老人的医疗、陪护、保健、疗养需求就在目前以医院为主的健康服务产业组织状况下得不到充分满足。在优质医疗资源严重供不应求的同时,大量的民营医疗、健康管理、健康保险等健康产业的其他组成部分,市场销路不畅,产能无法正常发挥,面临相对供过于求的窘境。

  5、拉动社会就业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技术人才匮乏。2013年末,湖南健康产业从业人数占当年全省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总数的7.5%。而当年健康产业法人单位数占全省法人单位总数的比重却为10.7%。换言之,超过一成的单位,没有解决一成的社会就业,这对于本身具备相当劳动密集型产业特性的健康产业而言,值得引起重视。在拉动就业不足的同时,湖南健康产业还存在高技术人才匮乏的瓶颈。相对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健康产业所需的人才是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目前除了专科医生和护士的培育体系较为完善之外,其他与健康产业相关的学科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建立和完善,这造成健康产业人才匮乏,流失严重。以医疗卫生服务为例,湖南目前卫生技术人员中,2013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1.91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1.88人,不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两指标数值均为2.04人),更低于OECD(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分别为3.1人和9.56人)。

  6、产业技术标准不规范,地域分布不平衡。目前国家和省内没有针对健康产业出善的法律体系和行业标准来规范健康产业中的市场主体,尤其是健康管理行业和保健品行业鱼龙混杂,发展无序。近年来湖南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法律法规依然不健全,如人才、资金、土地等方面的扶持与倾斜政策缺乏,致使很多新生微小企业难以发展壮大。在缺乏产业标准的同时,湖南健康产业还存在地域分布不平衡的现状。2013年末,湖南健康产业法人单位中,位于长沙和衡阳的分别为7549家和6529家,分别占全省总数17.4%和15.0%,合计占比达32.4%。单位数占比居后的7个市州(占比由低到高依次为张家界、湘潭、娄底、益阳、株洲、自治州和怀化),健康产业法人单位合计为13144家,合计占比仅为30.3%。占比前2位的市州健康产业法人单位合计占比,比后7位合计占比高出2.1个百分点。(详见表5)

  1、高度重视,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应以前瞻性、全局性的眼光重视健康产业,并通过相关工作和媒体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健康产业的重视程度,转变“重医疗,轻保健”的传统思想,为健康产业市场扩容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在产业筛选布局、土地租赁使用、引导投融资、适度减免税负、支持研发、提供信息服务等方面,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2、加强监管,促进形成产业发展标准。当前健康产业鱼龙混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假冒伪劣、虚假广告宣传泛滥,信用危机重重。因此,促进健康产业发展,一方面要加大立法保障工作力度,出台并完善行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推行行规行约,明确技术标准,确立政府、医疗机构、保险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在健康产业培育发展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权、责、利,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防范管控低价倾销等无序恶意竞争行为,促使健康产业供方充分竞争,实现优胜劣汰,逐步形成市场规范、公平竞争、资源优化配置的局面。另一方面,加强健康产业诚信建设,尽快建立健康产业信用机制,让诚信者获利、失信者受惩,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企业诚信经营,打造让公众放心的良心企业、良心产业,从而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3、寻求突破,推动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在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湖南应抓住这一机遇,完善商业健康保险产业政策,积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长期护理保险、特殊大病保险等险种,鼓励企业、个人参加商业健康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此外,湖南老年人口多,健康养老、医养结合需求大。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多项目的养老体系迫切需要将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在居家养老方面,应全面发展上门健康医疗服务业务;在集中提供养老服务方面,应适度建设医务型老年公寓,提供便捷的医养结合条件,为不同需求者提供所需的优质服务。有关部门可将新“医改”和养老服务业等作为突破口和抓手,积极扶持引导健康产业开拓新市场,加快发展步伐。

  4、集约发展,推进健康机构集团化、规模化。健康机构集团化运营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健康企业集团也是推进技术和服务内容创新的核心力量。比如以湘雅医学院为依托,支持其通过兼并、收购、合并、租赁等方式,组建医疗集团,以壮大医疗机构的实力,实现医疗健康服务的规模化和品种多样化。同时,鼓励私营健康企业发展。私营健康机构在补充健康服务供给、完善健康服务体系、促进行业竞争、提高健康资源使用效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应在审批、服务价格、税收、技术职称评定等方面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社会资本投入稳定增长。

  5、强化培训,提高产业从业人员素质。一是健全人力资源保障综合机制,通过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优惠留住人才。二是引进吸纳重点行业高端人才和行业瓶颈人才,实施海外创新人才引入计划,孵化优质资源、挖掘提质储备所需人才,以高素质人才推动健康产业发展。三是加强行业人才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注重培养心理健康指导人才,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和职业技术学校资源,培养健康服务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如养老护理员、药剂师、营养师、育婴师、按摩师、社会体育指导员等。

  6、因地制宜,充分的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由于历史、区位等多方面因素,省内各市州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必定存在非常明显差异,但同时也各自具备比较优势。例如,长株潭地区,技术、人才资源相对雄厚,工业基础、社会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物流、交通等相对发达,则在发展技术上的含金量较高的健康产品制造业方面,具备比较优势。环洞庭湖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则适宜全力发展对原材料需求量大、质量发展要求较高的健康产业企业。湘南、湘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来说较低,但劳动力丰富,生产资料价格相比来说较低,生态环境良好,这些地区则在发展高劳动密集型和旅游、保健、养生等健康产业方面,具备比较优势。因此,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的策略,促进全省健康产业既各具特色,又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均衡有序地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