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官网下载:21世纪创投研究院发布《2022-2023年度医药健康投资竞争力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4-05-13 04:50:48

  、数据分析以及撰写工作。通过对医药健康投融资数据解读、趋势观察,和重点细分赛道的投资情况盘点,力求全方面展现过去一个年度(2022年7月-2023年6月)医药健康领域投资发生的趋势性变化,希望给投资机构判断与调整投资方向提供帮助。

  同时,我们通过一线投资机构走访、行业问卷调研,并参照CVSource投中数据,对诸多医药健康投资机构的募资、退出,以及被投项目的后续轮融资等业绩表现,再结合行业专家委员会对参与调查研究机构的ESG投资指标等考量等,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推出“2022-2023年度医药健康投资竞争力研究案例”。

  作为行业的常青树,医药健康领域是创投机构大力投资布局的主赛道之一。近年来,医药健康行业投资环境正在经历巨变。受估值倒挂、集采政策、合规要求趋严等因素影响,行业泡沫正逐渐被挤出。同时,前沿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又为行业发展添了一把火。

  面对国内16万亿的医药健康行业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哪些细分赛道更受资本青睐?哪些地区的医药健康投资最为活跃?透过2022年7月-2023年6月间医药健康领域投资数据解读,或可感知诸多变化。

  21世纪创投研究院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统计发现,2022年7月-2023年6月间,中国医药健康领域一级市场共发生融资事件1823起,总融资金额约3188亿元。从融资数量和融资金额的趋势上看,2023年上半年,医药健康领域的投融资活跃程度与2022年下半年相比呈放缓趋势,市场环境整体仍处于相对冷静阶段。

  具体而言,从融资事件的数量上看,统计期间内,2022年7月融资最为活跃,共有融资事件200起,2023年5月则最为低迷,仅有114笔融资。2022年下半年融资事件合计1048起,2023年上半年融资事件合计为775起,环比下降26%。

  在融资事件数量整体下降的趋势下,产业资本CVC的参与度则在逐渐提升。以投资方为上市公司的融资事件为例,2022年下半年,相关融资事件为114起,占医药健康领域融资事件总数量的10.9%。2023年上半年,相关融资事件为98起,占比达到12.6%,较2022年下半年相对有所提升。

  从融资金额上看,统计期间内,2022年8月的总融资金额量最大,单月融资额达到约486亿元。2023年1月总融资金额量最低,单月融资额达到约187亿元。亿元级别融资事件368起,其中代表性案例包括2023年4月,海森生物完成3.15亿美元融资,康桥资本与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共同领投。

  从融资事件的细分行业来看,统计期间内,生物医药领域融资事件占比最大,共有712起融资,占比39%;其次为医疗器械,共有620起融资,占比34%,其余依次为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医药健康其他以及医疗信息化,分别为219起、163起、62起和47起。

  从投资阶段看,机构投早、投小的趋势愈加明显。统计区间内,A轮融资事件最多,共计399起。包括A+轮融资在内的早期融资合计为880起,占总数量的48%。当市场之间的竞争环境愈加激烈,机构希望从更早期的项目投资中发现机会,此时项目的估值也相对更低。

  同时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由于IPO退出渠道的不确定增加,并购投资正愈加活跃。统计区间内,包括buyout投资、非控制权收购在内的并购投资达到479起,占总数量的26%。

  最后,从项目融资区域上看,统计期间内,超一线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医药健康项目融资较多,其中江苏省融资事件最多,为366起。广东省、上海、浙江省和北京的融资事件也靠前,分别为305起、287起、248起和215起。医疗行业的发展与产业集中程度、人才供应、政策引导等都呈现出较高的相关性,例如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的《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实施方案》显示,到2025年,苏州力争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产值突破3500亿元。

  医药健康产业具有规模大、壁垒高、需求强的特点,一直是国内VC/PE机构投资布局的重点赛道。同时,医药健康行业发展与政策强相关,近年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顶层设计正不断完善。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就提出目标,到2030年,我国的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在“十四五”规划中,医药健康行业是我国未来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各级政府、各政府部门密集发布产业政策,引导行业发展。

  例如在具体产业政策方面,2021年12月28日印发的《“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主流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有效供给,高端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形成对公共卫生和医药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撑能力。

  2022年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这也是我国生物经济领域的首个顶层设计,提出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生物安全四大重点领域。

  2022年底以来,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续优化,利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全面复苏。对、核心业务非新冠IVD企业、药企、以及各类企业来说,业务开展快速回复正常。而对新冠病毒检测产业链相关企业来说,业绩带来很多压力,需要提前筹划和布局新的业绩支持管线。

  从监管政策层面来看,2023年年中以来医疗合规要求趋严带来行业震荡。短期来说,对创新医疗器械、创新药产品的临床研究进度和产品商业化推广进程带来影响。但从长久来看,医疗合规的要求让医药健康市场变得更有效率、有质量,利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同时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从2018年开始,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不断调整,调整周期不断加快。浩悦研究提供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5年来,国家医保局累计将超过600个药品新增进入医保目录,大量新靶点药物被纳入目录范围,累计调出约400疗效不确切、易滥用及临床被淘汰的药品,“腾笼换鸟”实现目录药品的提质升级。药品价格随之降低,使得患者负担明显减轻、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明显提高,进一步引导临床合理用药,更好地把医保钱用在刀刃上。

  由于人口老龄化、居民健康消费意识提升、行业政策红利释放等因素,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慢慢的受到地方政府重视。《2023H1生物医药产业投融资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北京、天津、广东、浙江等在内,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将医药制造、生物产业等列为优势产业或优先发展产业。在全国399个国家级产业园区中,超过200个将生物医药列为园区重点发展方向。

  在产业集群中,张江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等运营多年的园区,已形成较充足的产业生态吸引力。从2022年到2023年间,多地医药健康相关产业园开工或揭牌。

  比如2022年7月,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开工。园区集检测、试验、研发、生产功能于一体,为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企业高标准打造“超级工厂”。2023年4月,青岛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揭牌。园区分为医药器械片区和康复医疗片区,重点发展生物和罕见病药物、体外诊断和先进治疗设备和康复医疗。

  除了建设产业园区,产业生态的形成还需要引入人才、企业和资本的力量。21世纪创投研究院统计发现,多地纷纷设立引导基金,希望能够通过基金的投资导向作用推动医药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比如在今年9月,华盖资本医疗成长四期基金完成首关募集,首关签约规模15亿,预计最终规模不低于30亿元,该基金注册地为杭州临平区。

  据了解,杭州对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正逐步加大。近5年内,杭州在医药产业实现了主要政策的“三级跳”,产业支持力度层层升级。今年上半年,杭州更是宣布打造总规模超3000亿元的“3+N”杭州基金集群,将“生命健康”作为重点覆盖产业之一。

  越来越多前沿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也为医药健康产业升级发展带来助力。比如在制药、健康管理等方面,会用到AI和数字化的技术,以此提升治疗的效率和效果。同时,细胞技术、基因编辑的技术、核酸技术、靶向蛋白降解技术等的不断突破,为疾病治疗带来更优化和低成本的方案。

  尤其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今年以来,随着ChatGPT的火爆出圈,各行各业愈加关注AI在垂直领域落地应用的进一步深入。21世纪创投研究院在调研访谈中发现,多位创投的人表示,ChatGPT在其它行业掀起的冲击波,可能比在医疗行业要大得多。

  这背后根本原因在于,首先,大语言模型存在幻觉问题,简单来说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人们对大模型幻觉的容忍度相对较高。但在崇尚严谨的医疗领域,这是致命的弱点。第二,在国内,医疗数据存在孤岛现象,院内医疗数据难以打通。这种情况下,大模型所能学习的语料数据是有限的。

  与此同时,大模型与医疗领域结合的创新机会在于,首先,在医药电商、互联网医疗和等场景中,大模型能够帮助流畅地跟患者沟通基本信息,并进行一般医学知识的普及。这意味着,大模型存在终端应用价值,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沟通成本、提升效率。第二,大模型将带来医疗IT变革,让企业的开发及数据整合成本大幅下降。

  华盖资本首席投资官王珣认为,AI+医疗赛道毫无疑问有着巨大的商业潜力,核心投资逻辑还是考察公司是否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实现商业模式的闭环。团队对于AI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医疗行业还是相对偏保守的,要让医生用上AI+的新产品和技术所需的周期比其它领域要长得多,但医生确实存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巨大需求。

  在医药健康产业的投资谈判桌上,国资机构的身影已经越来越常见。多家一线机构的高管对此深有体会,并指出,尤其是国投系、上药系、人寿系等国资股权投资机构的出手让人印象深刻。

  一番梳理后不难发现,国资新势力的优势在于,首先,国资机构在管理政府引导基金时,投资了很多子基金,子基金大量筛选尽调之后投项目,形成了质量很高的项目库。国资机构在此基础上再做筛选和直投,提高了投资的成功率。

  第二,当前的环境下,市场化投资机构面临募资难题,国有资本已经成为出资的主力军。国资机构设立直投基金时,在募资时有比较明显的资金优势。同时,对上海生物医药基金这种性质的国资基金来说,还有相应的产业资源优势,投资竞争力也相对突出。

  但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国有投资平台都有招商引资、产业引导的目标,投资时会偏重跟当地重点新兴产业相关的项目。同时,大部分项目获得注资的前提是,迁总部或者设工厂、设研究中心等,会有这方面的限制因素。

  第二,很多医药健康领域的早期项目是处于亏损状态,融资是为了做临床研究。而国有资本通常更追求稳健,风险承受能力没有那么高,早期投资很难形成竞争力。当项目进入产品销售阶段后,它投资的确定性会更高,但可能对资本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大了。此时国有资本想投进去,可能需要接受较高的估值,这是国有资本做投资时所需面临的挑战。

  整体来看,国家队力量的涌入,有利于把医疗健康行业做大做强。同时,他们寻求稳健的风格让其以中晚期投资为主,与早期投资机构间,可以形成相互合作的关系。

  除了国资新势力全面起势,产业资本的风头亦是越来越盛。参照CVSource投中数据、浩悦研究等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统计区间内,华大共赢、泰格医药、金域医学、康哲药业等是在医药健康领域出手频率较高的CVC机构。比如华大共赢出手投资了唯可生物、英术生命、宜明细胞等项目,投资了安医生命科技、泰诺麦博等项目。

  产业资本CVC的大举进军,源于产业资源带来的独特投资优势。华大共赢总经理、创始合伙人刘宇认为,首先,在自身产业辐射的范围内,产业资本对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创新技术产业化的方向等,会有更专业、精准度更高的研究判断。

  第二,CVC能够提供产业的场景和机会,帮助创业公司低成本试错和快速成长。在投融资寒冬的大环境中,资本的容忍度在降低,创业公司的试错机会在减少。一些新技术、新产品需要多次试错才能找到相应的应用场景,但可能在找到正确的场景前,资金和资源已经消耗殆尽了。

  站在产业资本的角度,可以相对低成本地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应用场景,让公司去试用、磨合。甚至华大的产品研发人员会提供改进、提升的建议,让创业公司的产品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华大等产业方的需求。这相当于是一种联合研发,能够帮助创业公司快速成长、减少犯错机会。

  约印医疗基金合伙人熊水柔认为,CVC与市场化VC的发展方向其实是殊途同归。两者如果想强化自身的竞争力,最终都将走向产融结合的方向。

  对CVC来说,发展初级阶段可能是产业公司的战略投资部,主要通过投资为公司的产业布局进行服务。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CVC升级为以产业为基础的开放生态平台,将是未来更大的发展方向;对市场化VC来说,发展的初级阶段是追寻不同赛道的热点去寻找投资机会。随着市场的洗牌、机构的进化,市场化VC也需要往产业里扎地更深。

  同时也有投资人认为,在产业公司内部做CVC也面临一定的难题。一是激励机制问题。CVC追求协同效应和财务回报,而在产业公司内部做投资通常是没有carry的,这意味着CVC很难留住最优秀的人才。

  第二,投资决策机制问题。许多医疗健康企业的创始人是实业起家,并不擅长做投资,而且创始人更多的时间精力还是放在公司主业上。如果在公司内部做CVC,最终投资决策还是要创始人拍板,这可能会导致CVC的专业性和效率并不够高。

  CVC与市场化投资机构合作建立基金,或是更主流的趋势,也会让基金有更加市场化的激励和决策机制。比如在今年5月,迈瑞医疗出资12亿元,成为“并购女王”刘晓丹所创办的晨壹投资的LP。此前在2021年3月,阿斯利康与中金资本正式宣布,双方联合打造的首支全球医疗产业基金“阿斯利康中金医疗创投基金”已完成I期融资。该基金融资超过22亿人民币,参与方包括鱼跃医疗、等知名产业投资方。

  前两年,港股18A和A股科创板第五条的政策,极大激活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企业的IPO路径。一些处于临床二期、三期的和器械项目,在没有营收和利润的情况下仍然可以IPO,缩短公司从创立到走向资本市场的时间。

  但今年,IPO退出环境正迎来变化。2023年8月,证监会接连发布“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等重磅政策,利于激活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以及一级市场的长期发展。

  但短期来看,对IPO节奏的把控将影响VC/PE所投项目在A股的退出节奏。IPO退出仍是VC/PE退出的最重要途径,清科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3480笔退出案例,其中被投企业IPO退出案例数量1996笔,占比近六成。

  在上市地的选择方面,A股是最为重要的退出市场。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共计222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以及美股IPO。在A股市场,2023上半年,共计173家中国企业在沪深和北交所三市IPO,占比接近八成。

  而在港股市场,也存在流动性和估值偏低的问题。当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企业上市退出的不确定性变高,投资机构对早期创新项目的投资会更加谨慎,更加关注项目的估值、现金流、商业化成熟度等方面。

  与此同时,并购退出数量正逐渐增多。21世纪创投研究院在调研访谈中发现,对产业资本CVC来说,投资初期即会考虑未来借助自身产业资源对被投项目进行并购,这样既能实现项目的退出,又能够完善自身产业链。而对VC/PE机构来说,在项目退出时考量并购整合的可能性也正在成为必修课。

  但多位一线创投机构高管认为,国内并购生态的建设还面临短板,把并购做成仍存在较大挑战。并购退出的不可预测性太大,买方是谁、它有什么动力去做这笔并购、如何实现交易的溢价?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同时,从业者对并购市场、并购文化的接纳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创始人的想法需要有所改变,投资人的投资回报预期也需要引导。

  医疗器械是医药健康行业的重要细分领域,不仅市场规模巨大,而且技术迭代也十分活跃。在行业中,医疗器械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医疗设备、高值耗材、低值耗材与(IVD)四大细分领域。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罗兰贝格管理咨询2023年2月发布的《2023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达9582亿元人民币,近7年复合增速约17.5%,已跃升成为除美国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但从药械比角度看,我国目前药械比水平仅为2.9,与全球平均药械比1.4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表明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未来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在四大细分赛道中,医疗设备是占比最大的细分领域。医疗设备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等,据统计,2021年医疗设备占比我国医疗器械整体市场规模约60%,整体市场规模超5000亿元。

  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国家和地方在政策上也不断加大力度,支持医疗器械行业技术创新。2021年底,工信部、卫健委等国家十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并围绕诊断检验装备、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等多个重点发展领域,提出了“十四五”期间重点任务。

  长期以来,医用设备、高值耗材等领域跨国企业市场份额仍然较高。现阶段,由于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国产化迎来新发展机遇。如果企业不仅能够在国内市场体现出竞争力,还可以出口销往海外,将十分具有投资价值。

  脑机接口指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从而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近年来,随着AI等领域的技术进步,以及医疗健康等方向的市场需求驱动,脑机接口在国际、国内市场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并走向商业化落地应用。

  在国际市场中,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在今年5月下旬宣布,该公司已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将启动其首个人体临床研究。在国内市场,今年5月,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在北京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同时在政策层面,“十四五”规划第一次将脑机技术明确写入需要攻关的重点技术品类中,明确脑机融合是脑机技术的关键。

  医疗健康领域是脑机接口最初、最直接、并且最接近商业化的应用领域,具体来说,脑机接口技术可将脑电信号转换为控制指令,进而帮助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与外部设备交互,提升生活质量,脑机接口具备监测、改善/恢复、替代和增强四大功能,除用于脑部疾病外,脑机接口还可治疗抑郁症、多动症、自闭症、癫痫等疾病,及疾病的康复治疗。

  根据21世纪创投研究院统计,在一级市场,已有多家创投机构在脑机接口赛道形成提前布局。比如红杉中国、鼎晖投资、蓝驰创投、经纬创投、金沙江联合资本等创投机构近年均在脑机接口赛道出手投资,行业中也涌现出脑虎科技、臻泰智能、博睿康、微灵医疗、迈联脑控等热门创业公司。

  而在脑机接口赛道的投资中,投资机构会重点关注项目的两方面能力。一是企业是否具有全产业链的能力。团队不仅需要在电极、算法方面有所擅长,还需要对神经生物学、临床医学形成深度理解。二是企业是否能够找到好的应用场景,把技术落地到产品,在具体的场景中得以应用。这样的企业将更具增长空间,有望带来好的投资回报。

  手术是多学科融合的创新型医疗器械,可以克服人的生理局限,具有操作精度高、操作可重复性高、操作稳定性高等特点,可以被用作高精度要求的微创手术中。

  近年来,手术市场呈快速增长态势。根据沙利文数据,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由2015年的3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8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22.6%。预计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将会继续维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于2026年达到336亿美元,自2020年起复合增长率为26.2%。

  腔镜机器人是市场潜力最大的手术机器人,2020年,全球腔镜机器人市场规模52.5亿美元,占比63%,骨科机器人市场规模仅次于腔镜机器人,约为13.9亿美元,占17%。在中国,2020年全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4.25亿美元,其中腔镜机器人占75%。

  长期以来,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一直被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垄断。2015年开始,国家陆续出台多项鼓励医用机器人创新发展的政策,一批国内手术机器人企业在此环境中诞生,并在一二级市场吸金无数。

  在二级市场,手术机器人公司已然形成上市热潮。2020年7月,手术机器人公司天智航在科创板上市。2021年,高瓴、CPE源峰等投资的微创机器人在港交所上市。2022年7月,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润迈德登陆港交所。今年以来,又有精锋医疗、键嘉医疗、思哲睿等多家手术机器人企业冲击上市。

  在一级市场,手术机器人赛道投资热度持续。在统计区间内,有敏捷医疗、万思医疗、术锐机器人等多家手术机器人创业公司,获得来自元禾原点、夏尔巴投资、国科投资、正心谷等VC/PE机构的投资。

  与此同时,21世纪创投研究院在访谈中发现,仍有投资人对手术机器人赛道持观望态度。主要原因主要在于,在推广应用方面,手术机器人的商业化前景并不明确。对于医院来说,购买和使用手术机器人的成本仍然过高,企业商业模式是否能够形成闭环仍然存疑。即便是已经走向二级市场的天智航和微创机器人,仍然没有实现扭亏为盈。

  在创新药领域,ADC正成为最受关注的赛道之一。ADC全名为抗体偶联药物,是一类由单克隆抗体和具有强效细胞毒性的小分子药物通过生物活性连接子偶联而成的新型生物药物。它兼具了单克隆抗体药物高度特异性和靶向性的特点,以及小分子药物清除癌细胞的高效性,能协同发挥抗体药物和化学药物各自的优点,降低对生物系统的伤害。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抗体偶联药物(ADC)行业全景图谱》显示,抗体偶联药物产业链全景图上游主要为抗体药物原材料,包括化学试剂、药物载体等,以及设备供应商;中游主要流程包括创新药研发、临床研究、临床试验、生产申报、规模化生产能等,参与者有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医药外包服务企业等;下游主要通过医疗机构治疗患者。

  对应来看,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主要有健顺生物、金斯利等,设备供应商主要有华大智造、金仪盛世等;中游参与者主要有科伦博泰、荣昌生物、齐鲁制药等;下游医疗机构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

  就市场规模方面,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2年,ADC药物的全球销售额约79亿美元,自2018年以来复合年增长率超40%,并预计2030年将进一步增长至647亿美元。收购上看,自2022年以来,涉及ADC的收购及授权交易已超过100笔;同时ADC许可交易也在激增,2022年全球共63笔ADC授权交易,较前一年增加270%。

  另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全球已获批ADC药物有15款,有500多项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涉及222款ADC候选药物。而仅国内就有170余个ADC药物在研,其中进入临床阶段的近60个。

  mRNA又被称为信使核糖核酸,是由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转录而来的、携带遗传信息并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的一类单链核糖核酸。mRNA疫苗是将编码靶点特异性抗原的mRNA引入体内,利用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机制产生抗原,从而触发免疫应答。

  相比传统疫苗,mRNA疫苗具备有针对病原体变异反应速度快、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势,近年来在全球市场规模逐渐扩大。mRNA 技术具备预防和治疗应用前景,具体包括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以及治疗性药物。

  近年来,全球新冠大流行催化了mRNA疫苗的快速应用,资本不断向这一领域聚集,相关领域上市公司和初创药企发展迅猛。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mRNA疫苗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460亿美元,非新冠疫苗 mRNA 市场规模有望在 2025 年达到 281 亿美元。

  2023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mRNA疫苗技术的两位“功臣”——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维斯曼,这也进一步提振业内对mRNA疫苗赛道的信心。

  在国内,石药集团mRNA疫苗产品获批。同时,有艾博生物、康希诺、惠正奇医药等在内的生物医药公司都在开发相关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mRNA疫苗的运用场景不仅限于传染病预防,在治疗肿瘤、免疫疾病、罕见病等领域具有令人期待的发展空间,并有望大面积替代传统疫苗。与此同时,mRNA仍为新兴的生物技术,其风险依然高企,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和时间进行研发投入。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愈加关注和多元化支付体系的完善,肿瘤和罕见病治疗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CGT(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在科技和资本的多重作用下,发展速度尤为惊人。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分析显示,2022年中国CGT市场规模预计同比增长1025.21%,且随后多年仍将保持100%以上的高增长趋势。预计到2025年,中国CGT市场规模将达到178.85 亿元人民币。从产业角度来看,CGT有望发展成为未来十年的黄金赛道。

  在传统生物制药领域,过去10-20年中国me too、fastfollow的较多。但在细胞和基因领域,中国已经积累了核心优势并有赶超趋势。在技术的原创性和迭代升级水平,以及进入临床试验的数量方面,中国在全球都很有竞争力,同时中国还有巨大的临床需求和市场潜力。

  在这个全新的赛道中,Biotech公司为行业的主要玩家。截至2020年末,全球的500家基因治疗公司中,有接近80%为初创企业,在中国,则有75%的基因治疗公司为初创企业。由于CGT行业高企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细胞基因治疗赛道在前几年的持续火热后,目前正面临阶段性低潮,美国几家知名的细胞基因治疗公司最近股价也出现大幅的下滑。华方资本合伙人罗王倩认为,细胞基因治疗还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在一些方向上取得成功就带来一波热潮,而在另一些方向上阶段性不达预期又带来悲观失望,这些都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由于上游的一些关键技术还没有得到解决,细胞基因治疗企业要在更广阔的领域施展拳脚受到很大制约。因此,华方资本团队顺应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沿着产业链环节向上游走,去挖掘投资上游关键技术有可能实现突破的平台型企业。

  这种企业的商业模式更加灵活,“达”则推动自身管线进展,快速提升价值;“穷”则通过为下游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来获得营收增长。在当下这种环境下,他们也会有更好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在上游形成布局也能够最先感受到行业发展的奇点。未来,一旦上游关键技术瓶颈得到突破,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到整个赛道风口到来的机会。

  学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工程学的方法改造生命(细胞等)或从源头开始构建一套生命系统,以帮助人类实现治疗疾病、生产产品、治理环境等目标。作为一门前沿交叉学科,学在医药、健康、制造、农业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合成生物学是继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和基金组测序后的“第三次生物科学革命”,具备前沿性、颠覆现有工业生产流程、有应用市场及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等鲜明特征。麦肯锡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经济价值将达1000亿美元,未来全球60%的物质生产可通过生物制造方式实现。

  以科研为开端,合成生物学在过去10余年中从高校和科研院所走向产业。其作为底层工具应用于诸多领域,不但为人类造物提供了新的方式选择,还正在快速成为碳中和背景下绿色制造的重要思路。

  在创业者和投资人看来,合成生物制造过程兼具绿色环保与降本增效优势,其技术应用有望加快我国双碳指标达成。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地多部门发布有鼓励合成生物技术发展的文件,多地希望在合成生物学赛道抢占新风口。以常州为例,当地已开园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正在建设金坛合成生物产业园。并且有西太湖合成生物创新产业园揭牌,已集聚普罗吉医药、智态生创等一批合成生物重点产业化项目。

  目前常州合成生物产业拥有创健医疗、药物研究所等35家企业,其中“专精特新”企业8家、规上企业16家;拥有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华大工程生物学长荡湖研究所等合成生物创新平台6家。

  数字医疗是指把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医疗过程的一种新型医疗方式,是公共医疗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目标。近年来,随着5G、、、大数据、远程医疗等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数字医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据《2023—2027全球数字医疗产业经济发展蓝皮书》,2022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为2110亿美元,2023年至2030年将以18.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至8092亿美元。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数字医疗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风险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医疗市场规模达1954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73%。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中国数字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2844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进一步增至413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医药健康行业整体处于资本寒冬期之中,全球数字医疗投融资事件和金额达到8年来的最低点,国内外数字医疗上市企业市值也达到低点。

  2023年4月,上市仅一年多的美国数字疗法明星企业Pear Therapeutics宣布已申请破产保护。虽说数字疗法只是数字医疗行业非常小的一部分,并不代表数字医疗。但公司所暴露的问题也说明,数字疗法仍处在早期阶段,其在患者和支付方的接受程度方面还有很多需要验证的地方。

  21世纪创投研究院在访谈中发现,一些专注于数字医疗领域的投资机构仍然看好数字医疗的长期价值。

  远毅资本合伙人杨瑞荣认为,数字化是医疗的未来,是全球价值相关方的共识。从医疗机构及高校角度来看,国内外头部医疗机构和高校纷纷开设数字医疗创新中心,开发数字化诊断与治疗应用。从科研出版角度来看,多家顶级医学杂志已设立数字医疗子刊,持续的研究成果涌现,让数字医疗创新走入舞台中央。从药械企业角度来看,多家药械企业将数字化列入5-10年最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之一,并成立数字创新中心。

  杨瑞荣总结,目前国内数字医疗呈现五大发展的新趋势。一是谁受益谁买单,如果真正能够解决患者问题,患者是愿意为数字医疗付费的,数字医疗商业模式逐渐清晰且已经有大批形成规模化收入的创业企业涌现;

  二是生成式可能改变全球医疗生态,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机会大不相同。但在提高沟通效率以及医疗IT等领域,会有颠覆式的机会出现;三是药械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将进一步推动数字医疗发展,产品加数字医疗运营的解决方案是不变的趋势;

  四是数字医疗将回归价值创造,E-Marketing行业洗牌、去伪存真;五是医疗机构快速基础硬件建设带来医院内涵发展的需求,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对数字化管理和专科建设的需求。

  在医疗服务领域,我们看到医院行业的并购浪潮仍在持续。2022年8月,互联网巨头字节跳动全资收购妇儿医院美中宜和,在当时引爆市场关注。今年5月,上市公司新里程宣布,从并购基金手中收购了兰考第一医院、兰考东方医院、兰考堌阳医院和泗阳县人民医院的绝大部分股权。

  医院资产具有资本支出大、回报确定性高、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成为资本并购资产的首选。此前几年,医院领域的并购交易已经非常活跃。比如上市公司海吉亚豪掷近20亿收购苏州永鼎医院、PE并购基金德弘资本收购上海美华妇儿医院、险资巨头平安保险接管北大国际医院、泰康38亿元收购苏州口腔医院等。

  泰合资本认为,从2018年开始,具备专科特色优势及优质医师资源的专科医院逐步受到投资方的青睐,并购资金开始由综合医院集团向专科连锁医院倾斜,民营医院的并购整合开始成为主流。根据普华永道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专科医院并购交易金额占医院总并购资金的六成以上。

  可以看到,并购市场在近两年被再次激活,并购进入更加聚焦、更加垂直的阶段,也可称之为“Roll-ups”的整合式收购。即区域性连锁集团整合为全国性医疗集团,产业链上下游纵向扩展的整合,其目标都是为了扩大规模、在全国范围树立品牌、以及通过协同整合降低成本,创造规模经济。

  这种并购不同于以往。对买方而言,简单的并购并不能实现整体增长。市面上的标的令人眼花缭乱,买方想要找到真正适配自己的业务区域网络和专科领域的合适标的,需要更仔细甄别标的的基础禀赋。因此,并购会变得更聚焦(聚焦于自身专科业务)、更专业(专业在强化自身业务网络)。

  近年,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部分民众的健康需求正由过去的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严肃医疗转向以健康保健为中心的消费医疗。颜值经济当道,抗衰老、清洁美容、美体塑形、近视矫正、种植牙、正畸诊疗、生发固发植发等细分赛道方兴未艾。

  在植发细分赛道,《2022中国植发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植发行业开始蓬勃发展,当年市场规模为58亿元。随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至2021年,中国植发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69亿元,比2020年增长了26.1%。2017年-2019年,中国养发服务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截至2022年上半年市场规模达到883亿元。

  同时,据《全球植发市场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植发市场规模将达到238.8亿美元(约合1709亿人民币),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速将达到24%。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判断,我国植发医疗服务市场将从2020年的134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5年的378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23%。

  21世纪创投研究院梳理发现,许多VC/PE机构已经在植发赛道提前布局,赛道头部公司正逐步走向IPO。2021年12月,雍禾医疗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我国植发行业首家上市企业。2022年6月29日,大麦植发递交赴港申请。在招股书失效后,大麦植发在2022年底再次启动赴港IPO,继续冲刺IPO。另一家赛道头部公司碧莲盛,也在2018年获得来自华盖资本的5亿元战略投资。

  除了爆发式增长的植发赛道,司美格鲁肽等“减肥神药”的爆火,让人们注意到高速增长的减肥市场。据弗罗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国内减重市场规模为21亿元,2017年至2021年复合增速为71.4%,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可达111亿元。巴克莱银行估计,未来10年,全球减肥市场的价值可能突破1000亿美元。

  受“减肥神药”的推动,诺和诺德市值一路飙升。国内市场诸多药企也争相布局,比如,华东医药拿下国内首家利拉鲁肽注射液两大适应症(糖尿病、肥胖或超重)的上市注册证书。

  同时,通化东宝、正大天晴、双鹭药业、联邦制药、复星医药旗下江苏万邦等国内数十家药企纷纷发力利拉鲁肽研发。即使是减重效果更突出的新一代GLP-1司美格鲁肽,、九源基因、丽珠集团、、齐鲁制药等药企也着手研发布局。但需注意的是,“减肥神药”的副作用不容忽视,市场也面临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风险。

  在以医药健康投资作为着重关注方向的诸多投资机构中,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创投研究院通过对数百家投资机构的调研、走访与问卷发放,收集各基金募资,医药健康领域投资、退出,及被投项目的后续轮融资等业绩表现,同时参考第三方机构CVSource投中数据的数据,再结合行业专家评委会对参与调研机构在ESG等方面的考量,“2022-2023年度医药健康领域投资竞争力研究案例”由此新鲜出炉。下为具体案例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