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官网下载:深化文明实践 厚植文明沃土
发布时间:2024-05-13 09:18:58

  近年来,晋宁区充分的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主力军、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创新出台《晋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着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常态化、制度化、社会化水平。通过实施理论宣讲、法治宣传、科技普及、文化惠民、健康服务、和美乡村、乡风文明、模范选树新时代文明实践“八大”工程,全社会文明意识、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得到非常明显提高,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强大动能。

  实施理论宣讲工程“铸魂”。以报告会、走基层、调研等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农村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传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组建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队,将理论宣讲融入“四下乡”、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中,通过不停地改进革新宣讲形式,加强干部群众的理论武装、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共识。

  实施法治宣传工程“强基”。结合“八五”普法和“法治强基”专项行动,建立“晋宁区法治宣传资源库”;整合党校、司法、相关行政部门、法律咨询服务机构资源力量,结合“国际禁毒日”“宪法宣传日”等活动,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聚焦婚姻家庭、社会治安等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关联的问题,开通法律直通车。利用标语、电子视频等,教育引导群众树立依法办事、遇事找法的意识。

  实施科技普及工程“提能”。聚焦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常态化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宣传、引导群众大胆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提升农民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市场营业销售能力,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民群众增收致富。邀请各级农林科技院校、社科院校、农业研究机构、科技咨询公司专家、学者和本土专家,深入村(社区)、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公司,广泛农业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等文明实践活动。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润心”。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 精神的家园”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基因,持续举办昆明郑和文化旅游节、农民丰收节、长街宴、摸鱼节等文艺文化活动,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地方民间文化,充分的发挥文化育人、文化润民的作用,增强文化自信、丰富精神生活、激发奋进力量。

  实施健康服务工程“健体”。结合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建立心理健康和医疗服务专业志愿者队伍,深入机关、企业、农村(社区)、学校等,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和行为引导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不断的提高农民卫生健康意识和能力。

  实施和美乡村工程“塑形”。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向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延伸,坚持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全体创建、全过程创建,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产品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组织志愿服务队和志愿者,深入千家万户开展创文宣传、文明劝导等实践活动。深化“厕所革命”“楼道革命”,倡导低碳生活、传播文明理念。

  实施乡风文明工程“祛俗”。深化“修家谱、传家风”等实践活动,指导群众传承寻祖根、修家谱、写家书等传统,涵养尊老爱幼、礼贤敬能,邻里和睦、团结友爱,自强奋进、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和社会风气。将讲文明树新风、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市民公约),进一步细化量化目标要求,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让“软规定”变成“硬遵守”。

  实施模范选树工程“立范”。出台《晋宁区文明创建动态管理办法》《晋宁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导则》等规范性文件,为开展文明创建和模范选树打牢制度基础。通过线上线下多形式、多平台、多媒体深入宣传身边典型。推动乡贤馆、“非遗展示馆”、“农耕文化展览馆”等建设,充分的发挥名人名贤的引领和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推动形成向上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